采訪時間:2010年11月10日
采訪地點:中國鋼結構網會議室
采訪對象:中國鋼結構協會專家委員名譽主任陳祿如
采訪人: 中國鋼結構網劉冬梅
采訪背景:鋼結構建筑作為新型的節能環保的建筑體系,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建筑”之一,是一種節能環保型、能循環使用的建筑結構,符合發展省地節能建筑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是總結國際和國內經濟建設后提出的國策。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建設領域采用鋼結構。如交通、市政等工程中的用鋼結構橋梁已成為發展趨勢,鋼結構住宅也將增多,鋼結構將會逐漸在新建和改造建筑中的比例不斷增加。但是近年來,在鋼結構行業領域安全事故也時常發生。為此我們采訪了中國鋼結構協會專家委員名譽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陳祿如。談談鋼結構安全問題。
中國鋼結構網問:陳主任你好!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近年來,在鋼結構建設行業領域安全事故時常發生。安全事故對鋼構這個新興的產業是否帶來了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哪里?
陳祿如主任:隨著改革開放,我國鋼結構行業得到迅速發展,一大批鋼結構聳立在華廈大地,成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但施工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令人心痛的鋼結構安全事故。輕者:鋼材不符合設計要求、焊接出現裂縫、支架穩定性不足等。重者:網架球有深度裂縫,造成網架不能使用;大梁腹板開裂、支撐不能拆除影響結構使用;起吊設備傾倒在地、設備損壞人員傷亡;鋼結構整體破壞倒坍、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嚴重;由于鋼結構焊接施工安全措施不當,引起一場大火更是損失嚴重,也給社會帶來不良印象。這些施工中出現的安全事故,的確給鋼結構行業的發展來負面影響,這已引起國家和建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加大了監管力度,出臺了有關政策法規,住房和城鄉部在2009年年底發布了《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北京市住房建設委制定了《北京市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規定》(京建施[2009]841號),對巖土工程、模架工程、吊裝及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四類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方案審查和專家論證作了詳細規定。各施工企業總結經安全事故的經驗教訓,針對工程特點和現場條件制訂了安全管理辦法及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和減少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
中國鋼結構網:影響鋼結構安全的因素有哪些?是技術問題還是施工問題?還是管理問題?
陳祿如主任:影響鋼結構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技術問題、施工問題、及管理問題,對每個鋼結構安全事故應做詳細調研,具體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內因和外因),提出今后應采取那些措施 。
從事故的外部原因看;一是工期太短,違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客觀規律,如鋼結構焊縫完工不到幾小時就要受力起吊。二是造價不合理,費用太低,為安全施工留下很大的隱患。三是政府和監理單位監管不力。
從事故的內部原因看;一是施工企業領導對施工安全重視不夠,在安全和施工進度和成本發生矛盾時往往對安全管理和措施沒有放在重要地位。二是管理不夠嚴格,施工安全措施沒有到位,有些管理僅停留在紙上、墻上。三是對安全培訓和教育沒有落實到每個崗位和每個工人。
中國鋼結構網: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防范和遏制鋼結構的安全事故?
陳祿如主任: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
一、 施工企業和有關單位,要認真總結已發生的施工安全事故案例經驗教訓,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二、 設計單位要加強與施工單位交流、介紹工程結構特點及難點,施工要注意地方。并對施工組織設計中方案關鍵部分進行必要的復核、計算,從源頭上防止出現安全事故。
三、 對施工技術方案的編制和審核,應建立專門的程序和保證措施,對施工安全方案專家及上級領導有“一票否決權”;
四、 加強鋼結構施工全過程的控制。首先是對鋼材采購的重視,鋼材費用占施工總成本的60%左右,鋼材出現問題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實例很多,經濟損失也很嚴重。要做到對鋼材各項性能指標、驗收標準等資料齊全,質量清楚。其次是加強施工過程中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編制審查。要根據工程鋼結構的特點和難點,結合施工現場條件及企業的能力和經驗、編制出既滿足設計和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又便于操作的方案。尤其在鋼材、制作加工、焊接、吊裝、卸載、檢測驗收、安全等方面有具體內容和要求,第三要編制具體施工的操作要領,包含技術要領和安全措施,將任務落實到班組和每個崗位。
中國鋼結構網:如何避免鋼結構安全事故發生?
陳祿如主任:首先政府主管部門要協助企業認真總結鋼結構事故的經驗教訓,這些經驗是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從管理上、技術上和施工上全面總結,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應該認真分析處理,制訂有關政策和法規。其次,各施工企業要加強對各級管理人員和工人進行技術和管理的培訓教育,嚴格按照建設文件規范施工,工人要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第三企業要對施工全過程的控制。從施工方案到設備檢查,地基加固都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跟蹤,嚴格按照施工、起重、焊接、檢驗等規范標準進行質量控制。第四,完善鋼結構施工的各項政策法規。如對重大工程和小型工程應該有區別,政策上更細化一些;監理單位如何更全面對鋼結構安全進行檢查和監督等。第五,加強各行業協會和專家委員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規范和引導市場秩序、引導企業建立自律機制、開拓鋼結構市場、標準規范的編制修訂和專業人才的培養等方面,可做很多工作。
中國鋼結構網:請您談談鋼結構行業未來的走勢?
陳祿如:“隨著中國國民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國家投資了一大批工程項目,而且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最終將帶動建筑業發展,建筑鋼材的需求量一定會增加。不僅在交通能源、大型公共建筑、高層建筑中大量采用鋼結構,而且鋼結構住宅建筑也將成為我國住宅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政府對鋼結構行業的政策是大力發展、推廣采用,發展鋼結構是符合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及發展低碳經濟要求,政府在規劃、政策及具體推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可以預測在“十二.五”期間,中國鋼結構行業會有更大的發展,中國不僅成為鋼結構大國(2010年產量將達到2600萬噸),也一定能成為鋼結構強國。
最后陳祿如主任認真回答了網友在網上對專家提出的專家在線咨詢中的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