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浦沅專用車輛公司試車坪上停滿了正在進行調試的某種型號的草綠色軍用車輛,發動機的轟鳴聲和起重機吊起重物的聲音,在冬日的陽光中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響樂。突然,“咔嚓”一聲,起重臂上的一根鏈條斷裂了。好在起吊的重物還未離地,沒有造成損失。
聽說鏈條斷裂,技術中心、質量部、制造部的相關人員馬上趕到現場,經過分析,認為異形環的焊接質量存在問題。鏈條是從天津外協廠家進的,這一批是100根,僅僅是這一根有問題還是這批鉸鏈質量都有問題?根據推斷這應該是個偶然現象,但必須要有實驗數據來支持,才不會有質量隱患。
當天晚上,由公司領導主持召開的分析會上迅速、果斷做出決定:首先,速與外協廠家聯系,索要每根鏈條的實驗數據;第二,在沒有得到實驗數據前,這批鏈條暫時不能用,已裝上的拆下來;第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質量體系的控制和管理,要始終堅持軍工產品質量第一的理念。
好不容易和外協廠家的業務員聯系上,但他說無法提供每根鏈條的實驗數據。27日上午,又和該廠的質量部門進行聯系,但他們說,鏈條的質量應該沒有問題,并說他們的產品都經過了抽樣試驗,試驗合格。專車公司質量部部長夏益民火了,在電話中大聲說:“抽樣實驗,你就能保證每根鏈條都符合質量要求嗎?”“不就是一根鏈條嗎,我們賠一根就是。我們的抽樣率是符合質量標準的,成千上萬根鏈條不可能每根都做實驗吧!”對方有點委屈。
與此同時,質量部同上海、山東、湖北等地的鏈條生產廠家聯系,從聯系中得知,目前國內大部分鏈條生產廠家都是采用抽樣實驗的方法,也就是說并不能保證產品100%可靠。況且另外采購鏈條還涉及到考察廠家、簽訂合同等諸多環節,而近段時間軍品生產任務特別緊,委實耽擱不起。另找外協廠家顯然不太現實。
不得已,只得再次接通天津廠家的電話。一位姓李的廠長聽取了我們介紹的情況后,表示同意將鏈條全部退回重做實驗。
27日下午,質量部部長夏益民、制造部部長王立明、主任工程師謝子云等人帶著99根鏈條,兼程趕往天津。李廠長被我們對質量的追求所感動,親自找來員工做實驗,并全程陪同。為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夏部長客串起了他們的記錄員,一根、二根……白天沒有做完,晚上接著做。北方夜間的氣溫較低,由于走得匆忙,大家衣服都穿得比較少,凍得直哆嗦。29日晚上11點多鐘,99根鏈條終于全部做完了拉力實驗,結果全部合格。為得到進一步的數據,夏部長又要求他們對該批同樣的鏈條做了破壞性實驗。
臨走時,李廠長拉住夏部長的手說:“這么多年來,我還從沒有遇到為了一根鏈條如此較真的,難怪部隊放心地將產品交給你們做,感謝你們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質量課。”
12月1日,他們一路風塵,帶著經檢驗合格的鏈條和疲憊的面容回到了浦沅。
試車坪上的交響樂又響了起來,這一次是更加歡快、更加高昂、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