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螺紋鋼期貨價格幾乎都處于貼水狀態,雖諸多“壯士”反復抄底,但屢次“血”的教訓讓其很難再有激情。不過近一個月來,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大幅增倉,雖有“移倉”成分,但很明顯市場分歧在加大。那么,做多的邏輯是什么呢?
之前持續下跌的螺紋鋼期貨價格,近期開始反彈,走勢強于仍在底部掙扎的鐵礦石期貨。短期來看,在大量鋼廠暫時減產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進行買螺紋鋼期貨、賣鐵礦石期貨的跨品種套利操作。
2012年那次長達6個月的下跌,讓鋼貿商“跑路”現象大幅增加,國內鋼貿商由此經歷了一次大洗牌。隨后,成本高企、經營微利及銀行不斷“抽貸”讓風險逐漸蔓延到鋼廠。從2013年年初開始,我們不斷聽到、看到一些鋼廠尤其是中小鋼廠資金斷鏈的報道。進入2014年,鋼鐵行業除以上兩個環節的風險仍在繼續發酵外,原本悠哉的礦山也牽連其中,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在我國經濟增速回落、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主流礦山“以量換價”的經營模式更是進一步加速了礦石價格下跌。
從10月下旬開始,國內主要鋼廠的高爐開工率由之前的92%以上逐步降至89%以下,且下降趨勢還在擴大。據統計,從11月1日開始,中國產鋼第一大省河北省內,已有8個設區市和兩個省直管市啟動了一級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共有2000多家企業臨時停產、1900多家企業限產、1700多處工地停工。
近日,減排措施進一步落實,河北省內全部鋼鐵、焦化、水泥等企業均暫時停產。在消化了近期的短暫利好,期貨價格貼水得到修正后,螺紋鋼價格仍有望重回弱勢。熊途漫漫,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底”總是相對的。